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丨安徽跟进压责守护“江淮粮仓” 耕地保护领域问题线索大起底
发布时间:2023-06-20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作者:点击:近日,安徽省纪委监委召开政治监督协调部署会议,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农业农村厅,研究部署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专项监督工作,并成立由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专项监督工作。
安徽省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把“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作为今年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点工作,继今年4月印发通知推动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工作后,又于近日制定实施《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专项监督工作方案》。
根据专项监督工作安排,省纪委监委明确了压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跟进监督党的十九大以来专项督察发现的违法批准、转让、占用、破坏耕地突出问题整改等8个方面监督重点,通过全面起底处置问题、做实日常监督、严肃执纪问责、推动建章立制等措施,推进专项监督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目前,安徽省纪委监委已督促省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全面排查起底党的十九大以来违规违法占用耕地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对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国家有关部委通报问题,省委巡视、专项审计、专项督察、群众举报等渠道发现的问题,以及市县两级监管排查出的问题,分层分类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推动清单化、闭环式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全面梳理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受理的耕地保护领域涉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分类精准处置。
“这次专项监督将持续到今年底。其间,我们对新收到的问题线索重点交办、跟进督办,对重点线索提级办理、直查直办,高质效动态办理,确保见底清零。”安徽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结合前期查处和日常掌握的情况,通过专项监督进一步找准问题症结、监管漏洞、机制短板,建立省、市、县三级常态化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检查和定期排查整改机制,推动耕地保护形成常态长效。
安徽是全国产粮大省、粮食流通大省、粮食净调出大省。近年来,该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守护“江淮粮仓”。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自然资源厅建立监管执法与监督管理协同配合机制,常态化机制化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同向发力,为守住耕地红线提供坚强保证。
“这块违法用地整改工作为什么迟迟没有启动?要尽快明确整改时限,恢复耕地原貌。”今年初,宁国市纪委监委将监督整改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列入年度政治监督重点内容,聚焦各相关责任单位履职尽责情况,紧盯违法用地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全力推动违法用地整改。截至目前,已督查违法用地图斑197处,完成整改并销号163处。
在地处皖北的淮南市,当地纪委监委持续跟进监督,推动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全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大托管”快速高效推进,对在资源整合、收益分配、资金调配等方面出现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严肃查处。合肥市纪委监委督促重点查处以生态建设为名占用基本农田大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违法行为,去年10月,该市纪委监委针对某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擅自占用耕地开挖人工湖问题,追责问责2个单位党组织和4名责任人。
以“零容忍”态度动真碰硬,以“长牙齿”硬措施执纪问责。去年以来,安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耕地保护领域监督检查240余次,发现问题线索520余条,查办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及违法乱占耕地和失职失责等问题204起,处理24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8人。